榆次油研液壓閥行業現狀
我國農業、水利、能源、交通等產業的發展較快,為此需要大量液壓系統裝備以滿足其發展的需要。隨著工業化和自動化水平的提高,這些裝備需要配套大量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液壓氣動和密封元件。國家在對重大技術裝備實行國產化的同時,也正積極鼓勵和支持關鍵零部件的開發生產,以此增強配套能力,提高裝備制造業整體水平。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作為基礎性產業的流體傳動行業(液壓、液力、氣動、密封件產業通稱為流體傳動行業)已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但中低檔產品的過度競爭成為行業發展的長期矛盾,亟需解決。
一、液壓元件行業市場前景分析
初步測算,預計到2010年國內對液壓、液力、氣動、密封產品需求總額,將由2005年的200億元增至約350億元。其中,液壓產品由100多億元增至200億元,液力產品由10多億元增至20多億元,氣動產品由近30億元增至50多億元,密封產品由30多億元增至70億元。
其中工程機械是液壓產品的最大用戶,占行業銷售的42.3%,今后比例還會擴大。據預計,到2010年液壓挖掘機年需求量約達6萬~8萬臺,裝載機約10萬~12萬臺,平地機約2000臺,壓路機約1.5萬臺,工程起重機約2萬臺,叉車約8萬臺。此外,我國現擁有工程機械約140萬臺,預計到2010年達到200萬臺。
另悉,每年為國內企業生產的挖掘機、道路機械、水泥攪拌車等配套所進口的液壓件,約達1.5億美元以上?傊,為工程機械配套、維修用液壓和密封件的市場將面臨大發展的新時期。
二、增速無法滿足高端市場需求
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液壓產品產值增長28%,氣動產品增長40%,密封件產品增長30%。中國液壓氣動密封件工業協會理事長沙寶森認為2008年行業的產值增幅仍將保持在20%以上!暗@樣的增長速度還是不能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睋硨毶榻B,流體傳動產品有兩個市場,即作為配套的前市場和維修的后市場。我國液氣密等流體傳動市場巨大,約占全世界市場的12.5%,位居美國、日本、德國之后排第四位。
隨著國內產業從普通裝備向相關高端產品升級,以及國際裝備制造業向中國的轉移,我國裝備制造業已具備持續崛起的動力,液氣密等技術含量高的配套產業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但目前國內產品只能滿足中低檔配套的需求,高檔產品難以滿足。這就導致了在進出口方面,我國液壓件、氣動件、密封件(以下簡稱“液氣密”)等基礎件產品依然處于逆差狀態,很多產品需要從國外進口。2007年,我國液壓件產品進口14億美元,增速約40%;氣動產品進口達到2.5億美元,增速約為18%;密封件產品進口近4億美元,增速也高于30%。
從流體傳動產品市場容量來看,國內的產品只能滿足三分之二,有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需靠進口來滿足。進口的高端產品數量雖然不多,但價格昂貴,有人形容為,“我們出口的是血汗,進口的是眼淚”。
三、國內企業仍處競爭劣勢
液壓閥行業作為重要的基礎件產業,既是技術密集型產業,也是資金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和人才保障。因此,著眼行業未來的發展,依然面臨諸多挑戰,國內企業應在提高產品技術水平和質量上多下功夫,要向高端產歷史老照片不能說的秘密慈禧軍閥明末清初文革晚清品市場發展。
近年來,不少跨國公司通過合資、合作等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導致競爭加劇。國際頂級公司大力實施并購國內龍頭企業戰略,搶占并企圖控制中國市場,某些地方為提升“引資政績”,推波助瀾。當今中國流體傳動產業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近年來,許多民營資本紛紛進入液氣密領域,由于技術力量不足,只能在中低層次市場上搞價格戰;國有企業則受“諸侯經濟環境的制約”,難以實現跨地區、跨部門的重組聯合。
受國家宏觀調控以及原材料漲價等因素的影響,近兩年行業發展又面臨成本上漲壓力。以液壓行業為例,由于主要原材料如優質鋼材、銅材、鋁材、鑄造毛坯等價格不斷上漲,直接造成產品成本快速上升。而一些主機廠商更愿意購買國外基礎件,對國內基礎件實施限價、降價的采購政策,“基礎件產業生存在上下擠壓、左右推擋的困境中!
基礎件產業的弱勢是我國裝備制造業大而不強的根源,我國機床、工程機械、冶金等工業的快速發展,客觀上又對液壓等基礎件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發展基礎件產業是基礎件行業和主機行業共同的目標和任務。
四、主機配件制約國內制造企業發展
目前影響主機生產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液壓元件上,諸如變量柱塞泵、馬達、多路閥和高壓油缸等元件主要從日、韓進口,供貨周期通常要4~8個月,如此長的周期,使企業在提高產能上受限。而且進口配件還存在價格高、維修困難以及索賠困難等問題。
過去國產主機的核心配件采用的都是國外品牌,由此帶來的成本增加自不必說,更由于配件供貨周期問題給國產主機制造商的市場開拓帶來困難。對于一些專業的國外配套件品牌,由于目前國產主機的生產量相對較小,所以在市場需求高峰期,往往先給用量大的國外品牌供貨,中國的企業卻因為配件供貨周期過長而錯過擴大市場份額的最佳時機。高性能基礎件配套問題始終未能得到有效解決。
五、人才缺乏導致科技進步
我國液壓元件行業面臨著人才、資金緊缺等諸多困難。行業目前缺乏高技術人才,大專院校曾開設過的流體傳動專業,但該專業已經隨著“教育改革”,被逐步取消或合并到自動化控制專業,直接導致我國在基礎件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匱乏,更談不上創新。
原有一些液壓等專業科研院所,伴隨著“企業化”改革,也已不再從事基礎研發,大多轉到別的行業。而隨著基礎件產業自身的技術進步和產業間的融合,對人才素質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六、企業資金壓力限制科技創新
資金壓力是流體傳動工業面臨的又一問題,產業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進行原始創新。液氣密產品要實現自主創新,就要進行大量的基礎性實驗,“照貓畫虎是不行的”。最基礎的摩擦副實驗,要晝夜不停地進行,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而多數企業很難有資金實力來做這類研發,只能模仿國外產品。
從長遠看,裝備制造業對資源的需求不斷上升,越來越受到能源、資源和運力等條件的制約;資源提價、產品降價,利潤不斷向上下游轉移;人民幣升值,出口利潤銳減;再加上行業自身創新能力不足、經濟增長方式粗放,這些都將制約流體傳動產業的發展。
各世界裝備制造業強國的發展歷程表明,基礎件產業是裝備制造業的基礎,是核心,是關鍵,要實現裝備制造業強國目標,必須首先振興基礎件產業,這應成為共識。讓我們一起關心和支持國內農用裝備制造業的健康發展,讓我們一起關注和支持國內液壓件生產廠家的發展
- 上一篇:柱塞泵、齒輪泵、葉片泵的選用方法 2014/1/3
- 下一篇:榆次液壓簡介 2014/1/2